PCDIY!業界新聞
-
卡巴斯基結合展碁國際,「專注」「服務」提升用戶資安體驗。
全球領先之系統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大廠—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近日宣佈,與台灣第一大軟體產品、前三大資訊產品專業通路商—展碁國際(Weblink International Inc.)簽署代理合作協定。 展碁國際將代理卡巴斯基實驗室企業版的全線產品,此次雙方合作代表著卡巴斯基實驗室在台灣市場的通路體系邁入新的階段。透過緊密合作,展碁國際將協助卡巴斯基實驗室持續擴大台灣市場市占率。 對於此次合作,卡巴斯基實驗室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鄭啟良表示:“卡巴斯基一直以來給予企業或一般用戶「專注」防毒技術的專業形象,醉心於技術的態度受到廣大用戶的支持。 此次能與展碁國際這樣享譽盛名的專業總代理合作是卡巴斯基台灣走向專業化經營重要的一步。近年,展碁國際在國內的IT產業通路廣度持續成長,全方位提供客戶資安解決方案,卡巴斯基期望透過與展碁國際的結合,吸引更多專業資安夥伴與卡巴斯基合作。 資訊安全目的是全面性的,防毒僅是其中一環,亦期望能夠結合與展碁國際有合作的相關廠商推出更適合客戶的解決方案,將服務品質提升也是我們此次與展碁國際合作的重要目標!” 展碁國際總經理林佳璋表示:“很高興能夠加入卡巴斯基的銷售體系中。作為專業資訊軟體通路廠商,提供通路具有完整服務的加值性商品一直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卡巴斯基在資安商品中一直佔有重要領先的地位,展碁國際將結合經銷通路力量將銷售市場擴大與提昇,並且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與服務才能持續提昇展碁國際本體競爭力。相信藉由此次合作,將得以借助卡巴斯基的品牌效應及尖端的技術,持續為廣大通路和用戶提供更全面性且完整性的商品銷售方案,創造出卡巴斯基、展碁國際、通路經銷商三贏的市場價值。” 在談及展碁國際的未來使命時,林佳璋總經理補充:“ 「專業、效率、服務」一直是展碁國際的企業理念。在這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會協助卡巴斯基建立更完善的通路體系,幫助新舊通路拓展運營思維,提昇卡巴斯基產品的銷售層面。以「專注」態度吸引雙方合作,「服務」品質提昇則為共同的目標,希望卡巴斯基與展碁此次的全面合作能帶給台灣用戶更好的資安體驗。”。 作為全球前四大頂級終端用戶安全解決方案廠商之一,卡巴斯基實驗室其產品和技術已保護全球超過3億個人用戶以及超過25萬的政府與企業單位,毫無疑問,正是豐富的安全經驗與卓越的系統網路安全技術,才能讓卡巴斯基在競爭中保持前列。 面對雲端應用增加與虛擬化的普及,卡巴斯基亦推出全方位的虛擬化防毒安全方案,卡巴斯基此時同展碁國際的合作,正好可提供台灣雲端環境不同的資安選擇,為雲端提供更為可靠的安全保護。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展碁國際 廠商網址:www.weblink.com.tw 廠商電話:02-2371-6000
-
英特爾與美光科技共同開發顛覆性的記憶體技術 新類別記憶體釋出桌上型電腦與資料中心等諸多應用的效能
• 英特爾與美光科技開始生產新類別非揮發性記憶體,開創過去25年來第一個新記憶體類別。 • 全新3D XPoint™技術將非揮發性記憶體的速度提升到NAND的1,000倍,NAND乃現今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非揮發性記憶體。 • 兩家公司發明獨特的複合材料與十字交叉架構,讓新記憶體技術的密度比傳統記憶體高10倍。 • 新技術開啟各種應用的創新大門,範圍涵蓋機器學習、即時追蹤疾病、以及超擬真的8K遊戲。 英特爾與美光科技今日發表3D XPoint™技術,這種非揮發性記憶體擁有十足潛力,能徹底改造任何裝置、應用、服務,讓它們能快速存取大量的資料。現已開始量產的3D XPoint技術不僅是記憶體製程科技的重大突破,更是自1989年NAND快閃晶片推出以來第一個新記憶體類別。 連網裝置與數位服務的爆炸性成長,產生極其可觀的新數據。要讓這些資料發揮功用,系統必須非常快速地儲存與分析資料,對服務供應商與系統廠商而言產生許多挑戰,在設計記憶體與儲存解決方案時必須在成本、功耗、以及效能等因素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點。3D XPoint技術結合了現今市場上所有記憶體技術在效能、密度、功耗、非揮發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優點。3D XPoint技術的速度比NAND高1,000倍,耐用度註三也提升了1,000倍,密度也比傳統記憶體高出10倍。 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非揮發性記憶體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Rob Crooke表示:「數十年來業界尋找各種方法,努力降低處理器與資料之間的延遲,藉以加快分析的速度。這種新類別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達成此目標,為記憶體與儲存解決方案帶來顛覆性的效能。」 美光科技總裁Mark Adams表示:「現代運算其中一項最艱鉅的障礙就是處理器存取放在長期儲存媒體內資料所耗費的時間。這種新類別非揮發性記憶體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不僅使系統能快速存取數量龐大的資料集,還能讓各界開發出許多嶄新的應用。」 數位世界以飛快的速度持續成長 – 全世界在2013年創造出4.4 zettabytes的資料,到了2020註四年預估將增加到44 zettabytes – 3D XPoint技術能在數奈秒內將龐大的數據轉化成有用的資訊。例如,零售商可運用3D XPoint技術更迅速地辨識金融交易的詐騙模式;醫療研究人員能即時處理與分析龐大的資料集,讓基因分析與疾病監控等複雜作業加速進行。 3D XPoint技術的各種效能優勢還能提升對桌上型電腦的體驗,消費者能在社群媒體上更快互動與合作,或享受更逼真震撼的遊戲體驗。此技術的非揮發特性亦為各種低延遲儲存應用帶來更多的選擇,因為當裝置電源關閉後,資料並不會就此消失。 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開發,從零開始設計的3D XPoint技術以實惠的成本滿足各界對非揮發性、高效能、高耐用性、以及高容量儲存與記憶體的需求。它開啟一種全新類別的非揮發性記憶體,不僅大幅降低延遲,還讓更多資料能存放在緊鄰處理器的地方,並以過去非揮發性儲存產品不可能達到的速度來存取資料。 不含電晶體的創新交叉點結構,組成一種三維棋盤架構,每個記憶體儲存單元位在字組線(word line)與位元線(bit line)的交叉點上,系統能單獨存取每個儲存單元。因此系統能以小單位讀取與寫入資料,讀寫程序變得更快且更有效率。 • 交叉點陣列結構 – 垂直導體連結1280億個高密度配置的記憶體儲存單元。每個儲存單元存放一個位元的資料。如此緊湊的結構,造就出高效能與高密度的位元儲存空間。 • 可堆疊 – 除了緊湊的交叉陣列結構外,記憶體儲存單元還會堆疊成好幾層。初期的技術每個晶粒能儲存128Gb,並有堆疊成兩層的記憶體元件;未來世代的技術將提高記憶體元件層的數量,再加上傳統顯影電路的微縮化,將能進一步提升系統容量。 • 選擇器(Selector) – 系統會藉由改變傳送到每個選擇器的電壓,對記憶體儲存單元進行存取與讀寫資料的動作。這樣的設計省略掉對電晶體的需求,能提高容量並降低成本。 • 快速切換儲存單元 – 微型化的儲存單元,加上快速切換的選擇器、低延遲交叉結構陣列、以及快速寫入演算法,讓儲存單元能更快切換運作狀態,速度超越現今各種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 3D XPoint技術將於今年稍後為特定客戶開始送樣,英特爾與美光科技正著手開發內含3D XPoint技術的個別產品。 儲存與記憶體101 儲存與記憶體關鍵詞彙解說 儲存裝置與記憶體是所有運算平台的核心 – 從桌上型電腦一路涵蓋到資料中心與超級電腦。這些元件本身的效能以及整體搭配的組合,都會對系統效能產生極大影響。現今各行各業皆面臨爆炸性的資料成長,因此瞭解這兩個領域變得至關重要。和最先進的科技一樣,儲存與記憶體也有許多特有的詞彙與專屬名詞。以下簡單介紹儲存與記憶體的關鍵詞彙: 快取(cache)是暫時存放資料的地方。讀取快取所存放的是事先預測應用程式稍後可能會要求讀取的資料;而寫入快取則是暫時保存資料直到資料寫入到其他地方為止。 連接器(connector)為連結儲存裝置與電腦的實體電子介面。它提供傳輸管道,用來連結儲存裝置與另一端負責傳輸與讀取資料的控制器或處理器。常見的連接器種類包括PCIe、SAS 、以及SATA。 每IOP成本(cost per IOP)用來比較儲存裝置與記憶體的總持有成本,是指裝置的成本除以裝置的IOPS。這個數字越小代表越好。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是運用在各種電腦系統的高效能揮發性記憶體技術。 硬碟機(HDD)的儲存解決方案是運用類似唱片的旋轉金屬碟盤來儲存資料。硬碟的磁臂在碟盤上往返移動,透過磁臂上的磁頭進行讀取資料,以及藉由改變碟盤上微小儲存空間的磁性狀態完成寫入資料的程序。由於硬碟機本身屬於機械結構,以致其效能有一定的侷限。 主機匯流排配接器 (HBA)是SAS與SATA應用中處理器與儲存裝置之間的邏輯介面,讓兩端能進行通訊。SAS與SATA必須要有HBA才能傳輸資料,而PCIe則能直接和處理器連結。 輸入/輸出 (I/O)是電腦系統主記憶體與儲存裝置或其他連結裝置(像是印表機)之間的互動程序。I/O包含了從儲存裝置讀取資料,或是將資料寫入到儲存裝置或其他位置。 每秒輸入/輸出(IOPS) 此效能單位用來衡量每部裝置每秒完成隨機讀取與寫入作業的次數。IOPS數值越大代表隨機讀寫效能越高。一般硬碟的IOPS為數百,而一般固態硬碟(SSD)的IOPS則是數萬到數十萬。 延遲(latency)這項效能指標是指從接到指令後到執行作業完畢之間的時間,例如裝置從收到指令後完成讀取或寫入作業所耗費的時間。延遲的單位通常為毫秒或微秒。延遲越低代表效能越好。 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或RAM)用來作為運算平台的暫時作業空間。使用中的資料會存放在RAM,方便讓處理器快速存取。現今的記憶體–SRAM與DRAM–屬於揮發性,意謂只有在開啟電源時才能保存資料。 NAND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是使用於儲存裝置,也是最熱門的非揮發性可抹寫記憶體晶片,具備耐用、成本效益、以及密度的優勢,廣泛運用在固態硬碟、USB隨身碟、記憶卡等各種產品。NAND由於讀取與抹寫的速度極快故稱為快閃晶片(flash)。 次世代NVM泛指各種未來可能成功崛起或在儲存產品中取代NAND的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NVM)技術。 非揮發性記憶體 (NVM)不同於SRAM或DRAM一旦電源關掉或斷電時資料就會消失。NVM運用在平板、筆記型電腦、可攜式播放裝置、伺服器以及其他眾多產品。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用來作為儲存媒體,而揮發性記憶體晶片則作為短期暫存的記憶體。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NVMe)為從頭開始針對固態硬碟規劃的協定,讓固態硬碟與處理器之間能透過PCIe介面簡單、有效率且高速地移動資料。 NVM控制器為放置於處理器與非揮發性記憶體之間的矽晶片,它負責管理固態硬碟的所有功能–包括寫入的資料、裝置的耐用性、確保所有位置平均抹寫、裝置如何管理儲存/偵測與校正錯誤 – 以及與電腦的處理器進行通訊。 硬碟內建記憶體(on-drive memory)作為快取之用,存放準備要寫入或讀取的資料,避免出現傳輸瓶頸。一般通稱為硬機快取。 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是處理器與包括PCIe固態硬碟、網路卡、以及繪圖卡等硬體裝置之間的互連介面。PCIe是現今最快的連結介面。PCIe介面的裝置包含多種形態: • 附外接介面的擴充卡(add-in)或無外接介面的插卡(edge card),其尺寸較大,適用在工作站與伺服器,容量也比較大。 • M.2是體積最小的產品規格,適合用在行動與嵌入式產品、筆記型電腦、以及2 in 1 (二合一裝置)。 • U.2先前名為SFF-8639,用在2.5吋固態硬碟,用來將裝置模擬成舊型硬碟機。 功耗為用來衡量裝置運作所需電力的效能指標,單位為瓦特。不同的功耗狀況讓系統在閒置或休眠時裝置能減少耗電量。 協定(protocol)是處理器與裝置進行通訊所採用的語言。硬碟機通常採用名為進階主機控制器介面(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AHCI)的協定。當前許多固態硬碟亦採用AHCI,但新一代的機種則採用NVMe。NVMe讓固態硬碟充分發揮其效能潛力,因為其複雜度遠低於AHCI、SAS、或SATA等協定所採用的語言。 SAS (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為用在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的介面標準。SAS通常運用在資料中心的各種應用,建立速度超越SATA介面的連結管道。 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採用循序式連結架構,針對傳統硬碟開發的儲存裝置介面。一些固態硬碟採也採用SATA,方便使用者從傳統硬碟轉換到固態硬碟,但因使用裝置的模式導致固態硬碟的效能會受到限制。 固態硬碟(SSD)採用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來儲存資料,廣泛運用在個人電腦、伺服器、相機、可攜式播放裝置、以及智慧型手機。固態硬碟由於內部沒有會移動的機械零件,因此能以極高的速度儲存與檢索資料。現今市面上有尺寸規格與容量差異極大的各類固態硬碟機種。 儲存是讓檔案與程式等資料在被變更或刪除前,得以長時間保存的存放空間。儲存屬於非揮發性,意指當電腦關閉電源時資料仍然會繼續保存。 儲存媒體指的是檔案與程式保存在特定媒體(像是磁性或快閃晶片)中。以硬碟來說,資料是儲存在旋轉碟盤上的磁性物質上;固態硬碟方面,儲存媒體則是電路板上不同尺寸與容量的晶片。 吞吐量(throughput)是用來衡量裝置在每秒百萬位元組(MB/s)內讀取或寫入資料數量的效能指標。量測吞吐量時,通常會連續執行多筆資料作業負載。 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是僅能在通電時保存資料的記憶體(SRAM與DRAM)。 2D NAND亦稱為平面NAND,將NAND記憶體儲存單元配置在二維的平面上,類似郊外社區的平房。 3D NAND是擁有3D立體結構的NAND記憶體,類似都會區的公寓建築。3D NAND將記憶體儲存單元往垂直方向堆疊,解決了平面式NAND的密度問題。它能在相同的晶片空間內增加資料儲存容量,讓NAND繼續朝未來技術世代邁進。 Intel及Intel標誌為Intel Corporation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附屬公司的商標或註冊商標。 儲存裝置與記憶體是所有運算平台的核心 – 從桌上型電腦一路涵蓋到資料中心與超級電腦。這些元件本身的效能以及整體搭配的組合,都會對系統效能產生極大影響。現今各行各業皆面臨爆炸性的資料成長,因此瞭解這兩個領域變得至關重要。和最先進的科技一樣,儲存與記憶體也有許多特有的詞彙與專屬名詞。以下簡單介紹儲存與記憶體的關鍵詞彙: 快取(cache)是暫時存放資料的地方。讀取快取所存放的是事先預測應用程式稍後可能會要求讀取的資料;而寫入快取則是暫時保存資料直到資料寫入到其他地方為止。 連接器(connector)為連結儲存裝置與電腦的實體電子介面。它提供傳輸管道,用來連結儲存裝置與另一端負責傳輸與讀取資料的控制器或處理器。常見的連接器種類包括PCIe、SAS 、以及SATA。 每IOP成本(cost per IOP)用來比較儲存裝置與記憶體的總持有成本,是指裝置的成本除以裝置的IOPS。這個數字越小代表越好。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是運用在各種電腦系統的高效能揮發性記憶體技術。 硬碟機(HDD)的儲存解決方案是運用類似唱片的旋轉金屬碟盤來儲存資料。硬碟的磁臂在碟盤上往返移動,透過磁臂上的磁頭進行讀取資料,以及藉由改變碟盤上微小儲存空間的磁性狀態完成寫入資料的程序。由於硬碟機本身屬於機械結構,以致其效能有一定的侷限。 主機匯流排配接器 (HBA)是SAS與SATA應用中處理器與儲存裝置之間的邏輯介面,讓兩端能進行通訊。SAS與SATA必須要有HBA才能傳輸資料,而PCIe則能直接和處理器連結。 輸入/輸出 (I/O)是電腦系統主記憶體與儲存裝置或其他連結裝置(像是印表機)之間的互動程序。I/O包含了從儲存裝置讀取資料,或是將資料寫入到儲存裝置或其他位置。 每秒輸入/輸出(IOPS) 此效能單位用來衡量每部裝置每秒完成隨機讀取與寫入作業的次數。IOPS數值越大代表隨機讀寫效能越高。一般硬碟的IOPS為數百,而一般固態硬碟(SSD)的IOPS則是數萬到數十萬。 延遲(latency)這項效能指標是指從接到指令後到執行作業完畢之間的時間,例如裝置從收到指令後完成讀取或寫入作業所耗費的時間。延遲的單位通常為毫秒或微秒。延遲越低代表效能越好。 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或RAM)用來作為運算平台的暫時作業空間。使用中的資料會存放在RAM,方便讓處理器快速存取。現今的記憶體–SRAM與DRAM–屬於揮發性,意謂只有在開啟電源時才能保存資料。 NAND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是使用於儲存裝置,也是最熱門的非揮發性可抹寫記憶體晶片,具備耐用、成本效益、以及密度的優勢,廣泛運用在固態硬碟、USB隨身碟、記憶卡等各種產品。NAND由於讀取與抹寫的速度極快故稱為快閃晶片(flash)。 次世代NVM泛指各種未來可能成功崛起或在儲存產品中取代NAND的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NVM)技術。 非揮發性記憶體 (NVM)不同於SRAM或DRAM一旦電源關掉或斷電時資料就會消失。NVM運用在平板、筆記型電腦、可攜式播放裝置、伺服器以及其他眾多產品。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用來作為儲存媒體,而揮發性記憶體晶片則作為短期暫存的記憶體。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NVMe)為從頭開始針對固態硬碟規劃的協定,讓固態硬碟與處理器之間能透過PCIe介面簡單、有效率且高速地移動資料。 NVM控制器為放置於處理器與非揮發性記憶體之間的矽晶片,它負責管理固態硬碟的所有功能–包括寫入的資料、裝置的耐用性、確保所有位置平均抹寫、裝置如何管理儲存/偵測與校正錯誤 – 以及與電腦的處理器進行通訊。 硬碟內建記憶體(on-drive memory)作為快取之用,存放準備要寫入或讀取的資料,避免出現傳輸瓶頸。一般通稱為硬機快取。 • 附外接介面的擴充卡(add-in)或無外接介面的插卡(edge card),其尺寸較大,適用在工作站與伺服器,容量也比較大。 • M.2是體積最小的產品規格,適合用在行動與嵌入式產品、筆記型電腦、以及2 in 1 (二合一裝置)。 • U.2先前名為SFF-8639,用在2.5吋固態硬碟,用來將裝置模擬成舊型硬碟機。 功耗為用來衡量裝置運作所需電力的效能指標,單位為瓦特。不同的功耗狀況讓系統在閒置或休眠時裝置能減少耗電量。 協定(protocol)是處理器與裝置進行通訊所採用的語言。硬碟機通常採用名為進階主機控制器介面(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AHCI)的協定。當前許多固態硬碟亦採用AHCI,但新一代的機種則採用NVMe。NVMe讓固態硬碟充分發揮其效能潛力,因為其複雜度遠低於AHCI、SAS、或SATA等協定所採用的語言。 SAS (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為用在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的介面標準。SAS通常運用在資料中心的各種應用,建立速度超越SATA介面的連結管道。 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採用循序式連結架構,針對傳統硬碟開發的儲存裝置介面。一些固態硬碟採也採用SATA,方便使用者從傳統硬碟轉換到固態硬碟,但因使用裝置的模式導致固態硬碟的效能會受到限制。 固態硬碟(SSD)採用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來儲存資料,廣泛運用在個人電腦、伺服器、相機、可攜式播放裝置、以及智慧型手機。固態硬碟由於內部沒有會移動的機械零件,因此能以極高的速度儲存與檢索資料。現今市面上有尺寸規格與容量差異極大的各類固態硬碟機種。 儲存是讓檔案與程式等資料在被變更或刪除前,得以長時間保存的存放空間。儲存屬於非揮發性,意指當電腦關閉電源時資料仍然會繼續保存。 儲存媒體指的是檔案與程式保存在特定媒體(像是磁性或快閃晶片)中。以硬碟來說,資料是儲存在旋轉碟盤上的磁性物質上;固態硬碟方面,儲存媒體則是電路板上不同尺寸與容量的晶片。 吞吐量(throughput)是用來衡量裝置在每秒百萬位元組(MB/s)內讀取或寫入資料數量的效能指標。量測吞吐量時,通常會連續執行多筆資料作業負載。 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是僅能在通電時保存資料的記憶體(SRAM與DRAM)。 2D NAND亦稱為平面NAND,將NAND記憶體儲存單元配置在二維的平面上,類似郊外社區的平房。 3D NAND是擁有3D立體結構的NAND記憶體,類似都會區的公寓建築。3D NAND將記憶體儲存單元往垂直方向堆疊,解決了平面式NAND的密度問題。它能在相同的晶片空間內增加資料儲存容量,讓NAND繼續朝未來技術世代邁進。 Intel及Intel標誌為Intel Corporation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附屬公司的商標或註冊商標。 趣味資訊:3D XPoint™技術到底有多快多耐用? 現今科技,特別是記憶體技術的各種速度與規格讓一般人難以掌握。3D XPoint技術將為高效能應用帶來許多潛在優勢。以下特別以生活事件為例,協助大家具體了解這些優勢。 • 3D XPoint技術的速度是NAND的1,000倍 • 美國民眾每天平均通勤時間從25分鐘縮短為1.5秒 • 從舊金山到北京的飛行時間,可從目前的12小時縮短為43秒。 • 耗時200年建造的中國長城,只須73天就能建好。 • 硬碟(HDD,Hard Disk Drive)延遲以毫秒(milliseconds)計算,NAND延遲以微秒(microseconds)計算,而3D XPoint技術的延遲則是以奈秒(nanoseconds)(十億分之一秒)計算。 • HDD在籃球場長度衝刺所需的時間,NAND能跑完一趟馬拉松,而3D XPoint技術幾乎可繞地球一圈。 • 若把電腦存儲比喻為旅行: • HDD能在四天內以汽車載人從紐約開到洛杉磯(2,500英哩) 。 • 固態硬碟(SSD,Solid-State Drive)能在相同的時間內送你到月球(24萬英哩) 。 • 3D XPoint技術則能在相同時間內讓你從地球往返火星一趟(2.8億英哩) 。 • 3D XPoint 技術的耐用度是NAND的1,000倍。 • 若把3D XPoint技術比喻成汽車引擎機油,那麼更換機油的次數就會大幅減少,每行駛300萬英哩才須換機油,即沿著赤道駕車繞地球120圈,或是將近繞太陽表面一圈。 • 若汽車每公升的燃油行駛里程提高1,000倍,那麼駕駛者的車子平均每開25年才須加油一次。 • 一顆消費級(consumer-grade)固態硬碟每天寫入40 gigabytes的資料註四,足以持續五年每天寫入8.6部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註五或1萬個MP3檔案。 • 一顆耐用度提高1,000倍的SSD,每天能把整座美國國會圖書館(the U.S. Library of Congress)的紙本資料(20TB註七)寫入兩遍,五年後,累計寫入資料總量等於14.6億個標準型四層檔案櫃,而每個檔案櫃裝有73 petabyte的文字資料。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英特爾 (intel) 廠商網址:www.intel.com.tw 廠商電話:0800455168
-
零壹科技加入Veeam(衛盟)合作夥伴銷售計劃 正式成為台灣代理商
台灣IT加值服務代理商零壹科技(台灣證交所交易代號:3029)宣布加入提供Availability for the Modern Data Center™創新解決方案供應商Veeam® Software(衛盟)的合作夥伴銷售計畫,成為Veeam於台灣的代理商。 零壹科技作為Veeam通路夥伴,負責Veeam全產品線的銷售代理,雙方的合作為客戶虛擬化環境提供更完善的備份、恢復、複製解決方案,並為虛擬化基礎架構提供最全面的保護服務。 加入Veeam團隊的零壹科技,負責台灣的產品通路銷售及技術服務支援,憑藉著零壹科技豐富的雲端、虛擬化建置經驗及加值產品整合服務能力,合作將產品更深入推廣於台灣市場並共同推出更具效益的整合式方案;透過與Veeam的合作,讓零壹科技能夠進一步提供虛擬化IT環境全方位數據保護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減少虛擬化風險、節省管理成本、使IT環境虛擬化的價值充分發揮,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 全產品線代理的合作模式,更提升了零壹科技雲端及虛擬化產品全方位加值服務的建置實力,讓客戶需求一步到位,雙方攜手合作共同邁向IT未來潮流,達到Veeam、零壹科技與客戶端的多贏局面。 Veeam是一款卓越的現代化資料保護解決方案,專為虛擬化及雲產品和服務而設計。 IDC預估超過七成的台灣企業已從雲端試驗(Ad Hoc)階段進入專案(Opportunistic)階段,相較於亞太地區僅四成的企業進入專案階段,台灣在雲端服務成熟度的表現明顯較為突出。現階段,絕大多數客戶所面臨的,是雲端及虛擬環境可能為他們帶來的獨特挑戰,因此,如何在虛擬環境中確實作到數據的備份、恢復、複製及保護,讓企業實現全年全天候Always-On Business作業不中斷的需求,Veeam推出Availability for the Modern Data Center來滿足市場趨勢,提供高速恢復、資料保護、備份驗證、高效處理資料和全面查看功能的全新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 15 分鐘內滿足所有應用程式和資料的恢復時間和點目標(Recovery Time/Point Objective, RTPO)。 Veeam Availability Suite(包括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和Veeam ONE)可利用虛擬化、存儲和雲技術來實現現代資料中心的強大功能,幫助企業節省時間、降低風險並大幅減少資本支出和運營成本。 這就是全球145,500多家客戶選擇使用Veeam來保護超過840萬台虛擬機器的理由。Veeam的功能強大、易於使用且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解決虛擬化挑戰,使得 Veeam 成為現代化資料中心的完美選擇。 零壹科技執行長姜有謨表示:「零壹科技將藉由過去在通路推廣加值性產品的成功經驗,與Veeam攜手合作開創市場更多商機,我們有信心透過此次合作將能提供更具效益並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給客戶,讓客戶在無後顧之憂的雲端架構下使用產品,享受雲端虛擬環境帶來的便利性及縮減大量管理成本。 Veeam一直為虛擬基礎架構管理和資料保護開發創新產品,透過和Veeam的合作,強化並支持零壹科技在雲端和虛擬化產品的陣容,零壹科技將以更專業的產品銷售實力,推廣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給客戶,讓客戶深刻體會Veeam所帶來的實質好處。」 Veeam亞洲及日本副總裁Julian Quinn表示:「我們很榮幸零壹科技加入Veeam合作夥伴銷售計劃。憑藉零壹科技對數據中心可用性市場的深厚專業知識,將能為不同規模的客戶帶來最優質的解決方案,實現全年全天候Always-On Business作業的獨特需求。」 即刻透過限時優惠推動v9促銷—優惠將於2015年9月30日截止。如需更多資訊,請造訪。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零壹科技 廠商網址:www.zerone.com.tw 廠商電話:02-2656-5775
-
Windows 10 搭載 Office 版本聲明稿 Office Mobile 、 Office 2016 與 Office 365 版本差異說明
近日有媒體報導「Windows 10 免費升級還將搭載Office 」此一錯誤訊息,造成消費者、通路門市及客戶的混淆與困擾,台灣微軟特此發佈聲明稿如下: 有鑑於行動裝置之普及化,為滿足行動工作者之需求,「 Windows 10 將搭載Office Mobile 」,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瀏覽文件。 10.1吋 (含) 以下行動裝置所搭載之 Office Mobile ,除瀏覽功能外,另具備基本的編輯功能,讓使用者在行進之間,也能快速回覆資訊;10.1吋以上的裝置所搭載之 Office Mobile 僅有瀏覽功能,建議另外購買 Office 365 或 Office 2016 ,擁有完整編輯功能。 Office Mobile是專為使用者在觸控介面上操作所開發的 Office App , 使用者用一根手指頭就可進行文件編輯,適合在行動裝置上使用,因此僅提供文件瀏覽和基本的編輯功能。 Office Mobile 基本編輯功能包含: 1. Word for Windows 10:快速利用 Word 進行基本編輯。 2. Excel for Windows 10:更新試算表。 3. PowerPoint for Windows 10:快速利用 PowerPoint 進行基本編輯。 4. OneNote:快速蒐集想法的好工具。 5. Outlook Mail 與 Outlook Calendar for Windows 10 :進行郵件編輯;收件匣與觸控及位置感應讓使用者更能方便讀取、搜尋、標示或是封存信件。 Office 2016是最完整的Office桌上版軟體,其功能包含完整的編輯模式、文件分享與協同合作、精細到像素大小的排版功能、乃至於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等,並結合精準控制的鍵盤和滑鼠達到使用者最完整的體驗,是提升生產力的最佳軟體。 [1] Office Mobile 在 10.1 吋 (含) 以下行動裝置提供瀏覽及基本編輯功能;在10.1吋以上裝置僅提供瀏覽功能。 [2] PC版Office 2016即將推出。 [3] 部分套件僅包含在特定版本中。 [4] Windows 10在10.1吋以上電腦提供Office 365試用帳號一個月。 [5] Office 365家用版可提供安裝於五台平板電腦和行動裝置並獲得完整的使用體驗。 Office Mobile 是專為使用者在觸控介面上操作所開發的Office App,讓使用者可以用一根手指頭就可進行文件編輯,適合在行動裝置上使用,因此僅提供文件瀏覽和基本的編輯功能。Office Mobile 包含: 行動簡易版本的Word,提供簡易編輯,及時檢視,標記文件並分享給他人以便進行協同合作的基本功能。內建Bing搜尋引擎讓使用者在閱覽模式下也能迅速找到線上資源例如:圖片、網頁、相關定義等整合至使用者的Word中。 行動簡易版本的Excel,提供簡易試算表、數據分析,製作圖表的基本功能。透過優化的觸控體驗,讓使用者不須使用鍵盤與滑鼠也能輕鬆選取多個儲存格、產出圓餅圖或是管理工作表。 行動簡易版本的PowerPoint,提供簡易簡報編輯,簡報者模式讓使用者可以在簡報時更有自信,運用Ink tool讓使用者在簡報同時勾勒重點,讓與會者更能了解簡報內容。 行動簡易版本的OneNote,可以收集使用者所有的想法、創意或是代辦事項。使用共用筆記分享給好友、同學或同事來一起把事情完成,結合廣受好評的Office ribbon介面,讓整體呈現一致化。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台灣微軟公司 廠商網址:www.microsoft.com 廠商電話:02- 3725-3888
-
PLEXTOR展現軟實力,一舉推出三大獨家軟體
全球高效能數位儲存設備領導品牌PLEXTOR,宣布推出PlexTurbo第三代、PlexCompressor、PlexVault三大獨家軟體。三大軟體於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5)首次揭露就備受媒體矚目與好評,PLEXTOR將發布軟體至官方網站下載專區,提供用戶下載安裝。 PlexTurbo第三代,除了具備前一代的「效能加速」與「壽命延長」特色外,更加入了「預載加速」、「多碟機加速」以及「快取自訂」三大新功能。 預載加速(Pre-Load),是PlexTurbo會自動預先載入上次關機前所執行的程序,大幅縮短讀取資料的時間,讓程式執行更快更有效率。多碟機加速(Cache Sharing),是PlexTurbo可支援多顆PLEXTOR SSD,且不論是PCIe還是SATA介面,都可同時啟動PlexTurbo,並透過自動平衡負載功能,共同享受PlexTurbo為SSD帶來的讀寫加速與壽命延長。快取自訂(User Defined Cache),提供用戶自行調整快取大小,以及釋放快取的時間,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SSD的容量一直是買家錙銖必較的糾結,畢竟容量與價格絕對是正相關。PLEXTOR推出的PlexCompressor智慧壓縮軟體,在不影響使用經驗與系統效能的情況下,背景自動壓縮不常用與不需要用的檔案,幫助用戶壓榨出更多的碟機可用空間。只要啟動PlexCompressor,即可在不知不覺中增加碟機可用容量,資料的壓縮與解壓縮全部都在用戶未意識到的狀況下完成,如此神技讓PlexCompressor自從曝光後就備受用戶關注與期待。 PlexVault讓用戶可以自訂建立一個或多個私人空間,透過雙熱鍵組合設計,用戶即可擁有完全隱密的個人空間,以及完全主宰的操控權限。即使是一台多人共用的電腦,只要將機密或隱私資料存放在透過PlexVault建立的空間內,都可無痕安全地隱藏在電腦內,不會輕易地被其他人發現。最令人驚訝的是,不論是透過系統裝置管理員、檔案總管或是磁碟管理,都無法找到PlexVault私密空間的存在。只有輸入熱鍵才能呼叫PlexVault私密空間,而且用戶還可以再設定密碼保護,雙重保障更周到。 PlexTurbo預定於2015年8月初發布於官方網站下載專區,提供用戶下載安裝。 連結=(01)PLEXTOR M6V 256GB SSD實測開箱,入門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http://www.pcdiy.com.tw/webroot/article_new.php?art=2987]
-
你的人生「升級」了沒?倒數十天!Windows 10開闊你的無限視野
微軟即將在7月29日正式推出 Windows 10,其設計主要是讓使用者能夠成就更棒的事(Empower People to Do Great Things)。除了實現微軟個人化運算的發展願景,也提供跨平台的行動運算體驗,以更個人化且自然的方式與Windows裝置全方位互動,讓生活與工作的型態進化並增添更多樂趣,幫助個人生活全面升級、開拓更多潛能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在此同時,微軟為歡慶Windows 10即將上市,也在世界各地發起「升級你的世界」(Upgrade Your World)的行動,希望能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激勵他人的個人或是組織,以微軟的新穎技術幫助他們成就更多,進入人生升級里程碑! 人生升級故事就在你我生活周遭,有人升級新手爸媽,有人升職加薪,有人為幫助年輕學子找到方向而放棄人人稱羨的社會地位,有人堅持理想只為圓一個夢;人生中的這些升級時刻,不論或大或小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讓每個人以對自我的挑戰實現美夢,如同Windows 10所提倡的「讓使用者成就更棒的事」。 「當我還是忙碌的上班族,看著旅遊節目總不自主幻想異國度假畫面,但都沒有行動,直到辭掉工作去澳洲打工度假開啟了我的旅遊雷達,跨越大洲與大洋各國和百座城市,讓我走出舒適圈、開拓視野和磨練面對意外的應變能力。當我開始紀錄我的旅遊人生並提供網友諮詢,才發現原來我漸漸習慣的自己,擁有這麼多可以分享;我想幫助跟我當初一樣迷惘的人,透過旅行找到人生的方向。現在,我已累積超過萬名臉書粉絲與百場的演講;旅遊,從我的業外興趣變成有意義的正職,我有的從不是令人欣羨的財力,而是相信自己可以走更遠、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勇氣與信念。」 「從學生時代就愛好音樂的我們,即便出社會還是不能忘情音樂帶給我們最能作自己的自在。本以為朝九晚五的生活會逐漸消磨當初的愛好與熱情,而當初來不及萌芽的樂團夢也會胎死腹中。但即便有人在媒體購買公司當主管、有人是舞者、有人是科技業從業人員,各自在不同的人生路途上努力,音樂這顆北極星還是帶領我們走向追尋夢想的道路。經過不斷的籌劃與各式大大小小的表演,我們將生命經驗譜成一首首曲,獻給跟我們一樣為生活努力的人,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迴響也累積相當的粉絲。籌備了許久,我們終於在今年發行了屬於我們的第一張專輯!」 Windows 10是經由全球超過500萬名 Windows Insider Program (WIP)的參與者測試且不斷給予回饋的心血結晶。經過一版又一版 Windows 10 預覽版的更新,參與者協助微軟一同測試已上線的功能並藉由親身的使用回饋,讓微軟得以持續改善使用者經驗。如今,經過千錘百煉的Windows 10 即將正式問世,也將嘉惠全球的Windows 用戶,以更貼近使用者的功能、協助使用者成就更多! Windows 10 為使用者帶來了許多驚喜,除了嶄新的介面、流暢的使用體驗和跨裝置無縫接軌的一致性,都讓 Windows 10成為今年最眾所期待的升級體驗!為了歡慶Windows 10 將於7月29日全球上市,台灣微軟特別在 Windows 臉書粉絲頁舉辦「你最期待的 Windows 10 升級新體驗」票選活動,邀請 Windows 粉絲一起加入倒數行列,上網選出最喜歡的 Windows 10 功能,並在7月29日 Windows 10正式上市後,一起加入升級行列!倒數十天,敬請期待! 1. Windows Hello – 看一眼就開機,不必再強記煩人的密碼,臉部辨識給你最專屬的便利和安全。即便雙手都拿著東西沒空打密碼,也不成問題。 2. Microsoft Edge- 更快速、更好的瀏覽器,適用於閱讀和分享、甚至可在網頁上立即輕鬆筆記。便捷的閱讀模式,幫你擋掉廣告,專心閱讀;隨手在網頁上筆記、立即將最新資訊分享給好朋友。 3. 開始功能表- 熟悉如昔的開始功能表回來了!最受使用者喜愛的開始功能表不但回來,還加上了 Windows 8.1 的動態磚,讓調整常用應用程式更有彈性,使用更為順手。 4. 多工處理- 使用者可輕鬆、同時檢視四個應用程式視窗,不但可邊聊天、邊瀏覽網頁,還可一邊編輯手中的簡報資料和預算表,人人都可一心多用。 5. Office Mobile- 以觸控為優先的Office 工具,讓使用者隨時隨地都可繼續手邊的工作,即便忘了帶筆電出門也不用擔心。 6. Universal Apps 通用應用程式- 可在不同的裝置接續完成未完成的事,享受跨裝置的一致性,任何 Windows 10 的裝置都好用。 7. Continuum模式- 不論從小螢幕到大螢幕,不同型態裝置都能有最佳操作模式。從手機到桌電,都可以享受最佳桌面顯示體驗,無論是平板模式還是傳統桌面,隨心所欲、隨意切換。 8. 重要訊息中心- 迅速掌握所有即時通知與訊息,讓使用者不會錯過任何重要會議。 9. Windows 市集- 提供豐富的遊戲、工作、娛樂和社交等熱門應用程式,讓使用者享受跨裝置的一致體驗。只要下載一次APP,手機和平板都可使用。 10. 遊戲與Xbox App- 使用Xbox App 透過內網串流Xbox One 遊戲,隨時暢玩最佳遊戲。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台灣微軟公司 廠商網址:www.microsoft.com 廠商電話:02- 3725-3888
-
Windows Server 2003 7月14日起終止支援! 升級至Windows Server 2012 R2 與SQL Server 2014常保營運優勢!
許多企業或許很難置信,歷經12年的輝煌成就,Windows Server 2003自2015年7月14日起終止延伸支援(extended support)。在過去一年間,許多客戶已著手規劃系統移轉,並順利轉移至更現代化的架構。 Windows Server 2003 自問世以來,協助無數企業提升日常營運效率與生產力,以其高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而著名,廣受全球知名企業與中小企業的青睞。 然而,面對從網際網路邁入物聯網世代、愈來愈平的世界,企業彼此間的競爭也跨越地理疆界,演變成全球性的競爭。為了支應新型態、無時差的新興業務需求,有許多企業已紛紛移轉至 Windows Server 2012 R2或 Microsoft Azure,升級營運系統以保持領先的競爭力。 在眾多先驅企業中,Pella Corp 和 The Walsh Group已從系統移轉中獲取莫大效益。 為支援新興業務的需求,門窗製造業的領導廠商Pella Corp升級至最新的微軟技術平台,希望能打造更現代化的應用,進一步提升生產力。該公司把舊版應用移至 Windows Server 2012 R2 後,不僅因動態記憶體提高了系統運作效能,系統架構管理效率也從網域服務(Active Directory Domain Services)中多所獲益。 另外,美國芝加哥的建設公司The Walsh Group則是相當看好新架構強大的新功能。雖然該公司和部分企業一樣,升級到最新的 Windows Server 2012 R2 和 Microsoft Azure 難免有預算和資源的考量,但他們戮力克服這些挑戰,現在才能大幅增加工地生產力、在平台上集結全球員工的眾人之智,並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若自7月14日起,貴公司的資料中心仍運行 Windows Server 2003,恐將陷入資安和法規風險中。尚未著手規畫系統移轉的企業,務必及早開始規劃移轉。至於許多企業保存珍貴營運資料的SQL Server 2005 也即將在2016年4月12日終止延伸支援,為了確保企業營運效率,升級至 SQL Server 2014 也是勢在必行!此舉不僅是為了確保微軟客戶可繼續使用微軟的安全更新和修補程式(Patch)以捍衛伺服器安全,更是為了企業業務的效率、降低IT管理負擔,以及善用先進雲端技術和應用程式來加強業務敏捷度。 若貴公司才剛開始移轉,以下部落格會是隨時可得的知識庫:Windows Server 2003終止支援-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 for Windows Server 2003 End-of-Support)。微軟和我們的業務夥伴都隨時待命,繼續協助企業客戶完成移轉。企業客戶也可造訪微軟網站或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協助您進行轉移,取得更多相關資訊、工具和技術指南。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台灣微軟公司 廠商網址:www.microsoft.com 廠商電話:02- 3725-3888
-
AMD公布2015年第2季財務報告
AMD(NASDAQ:AMD)今日公布2015年第2季營收為9.42億美元,營業損失1.37億美元,淨損1.81億美元,每股損失0.23美元。以非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計算,營業損失為8,700萬美元,淨損1.31億美元,每股損失0.17美元。 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表示,儘管企業端、嵌入式暨半客製化事業群(Enterprise, Embedded and Semi-Custom Business Group;EESC)有強勁的連續成長,但仍不足抵銷近期PC處理器業務因消費者需求低於預期所帶來的衝擊。我們將衡量現今市場環境,並持續執行我們的長期策略,聚焦於發展領先的運算及繪圖產品,以推動我們在目標市場的獲利成長。 · 在2015年財務分析師大會中,闡述公司未來幾年發展策略的詳細內容,將鎖定遊戲、高臨場感平台與資料中心等重要領域,打造高效能且具差異化的產品,進而帶動獲利成長。AMD也宣布最新產品藍圖,包含代號為「Zen」的全新x86處理器核心,專為高效能桌上型電腦和伺服器市場設計。 · AMD宣布Jim Anderson加入AMD,擔任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運算與繪圖事業群總經理,負責AMD所有與運算和繪圖產品及解決方案相關的策略、業務管理、工程及銷售。 · AMD連續第15年被列入《財富》全球500強排名。 · AMD發布一連串創新的領先技術,業界首創將高頻寬記憶體(HBM)整合至全新旗艦級AMD Radeon™ R9 Fury X 系列GPU上,帶來較GDDR5高出60%的記憶體頻寬,每瓦效能為GDDR5的4倍以上。AMD也同時宣布一系列全新 AMD Radeon™ R9與R7系列顯示卡,包含AMD Radeon™ 300與M300系列產品。 · AMD發表 AMD 第六代 A系列行動處理器,比前一代產品高出超過2.4倍的電池續航力,比同級競爭處理器快達2倍的遊戲效能。AMD也發表最新A系列桌上型處理器A10-7870K APU,提供前所未有的eSports及線上遊戲體驗。所有新款APU皆為微軟即將推出的Windows® 10的相容性所打造。 · AMD拓展虛擬實境領域(VR)的領導地位,作為技術合作夥伴,AMD持續在不同產業展現AMD LiquidVR™技術的各項優勢,包含教育、娛樂、遊戲以及醫學研究。 · AMD持續與惠普和三星合作,推出全新以AMD嵌入式G系列系統單晶片(SoC)驅動的精簡型電腦設計,強化市場領先地位。 o 為全球最大且技術最先進的紐約時代廣場螢幕牆提供技術支援。 o 通過認證,適用於Microsoft Windows®及Mac版本的Avid® Media Composer® 8.4,為高解析度和4K影像廣播與數位內容創作提供領先業界的影片剪輯應用程式。 · AMD展現其於異質化高效能運算(heterogeneou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領域的領先地位,為波蘭華沙大學建構新的ORION叢集系統,共有150部Dell PowerEdge R730伺服器,每部伺服器內建2顆AMD FirePro S9150伺服器GPU,OpenCL™應用程式中單精準度運算效能達1.52 petaFLOPS,雙精準度運算效能可達0.76 petaFLOPS · AMD於Red Hat開發者高峰會中,揭露其擴大ARM架構伺服器生態系統的決心,以內建AMD Opteron™ A1100系列處理器(代號為「西雅圖」)的Linaro及SoftIron,展示全新64位元ARM開發平台。 AMD目前展望是根據現況而訂。以下為前瞻性聲明,實際結果可因市場狀況及免責聲明中所聲明之因素而不同。 AMD預計2015年第3季營收將增長6%,正負3%。 可從quarterlyearnings.amd.com獲得更多關於AMD財務長對財務結果和願景的評論。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 美商超微半導體 (AMD) 廠商網址:www.amd.com 廠商電話:02-2655-8885
-
Seagate與IBM攜手開發高效能運算儲存系統
全球硬碟機與儲存方案領導供應商希捷科技(NASDAQ: STX)宣布,旗下的ClusterStor™ 高效能運算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 儲存解決方案正與IBM Spectrum Scale™軟體進行整合,以提供全新的軟體定義儲存系統。新系統將協助使用者管理資料密集型的工作負載需求,例如基因組定序研究、電腦輔助設計、數位多媒體、資料分析、財務模型分析以及電子設計模擬。 希捷HPC系統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Ken Claffey表示:「新設計的系統將結合IBM Spectrum Scale的功能以及Seagate ClusterStor系統獨有的高效能和擴充性,協助客戶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管理複雜且資料密集的高效能運算應用。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從希捷的核心著手,從就地部署至雲端,將創新從裝置延伸至資訊基礎架構。」 Seagate ClusterStor專為高效能運算而設計,以解決當今最艱難的HPC儲存挑戰—為仰賴超級運算應用的各產業用戶,提供節能、高效、高擴充性且穩定可靠的系統。累計至今,希捷已經為OEM廠商提供超過17,000 PB (petabyte) 的儲存容量以及二百萬台儲存設備,成功打造全球最大、生產力和效能最高的HPC儲存系統。希捷創新的ClusterStor解決方案具有獨特的地位,協助資訊導向型組織以最短時間和最低成本發現洞見,從巨量資料中挖掘前所未見的資料價值。 IBM Spectrum Scale屬於 IBM 領先業界的Spectrum Storage軟體定義儲存產品系列,透過單一的操作面板即可協助客戶在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快速簡易地管理散布全球的龐大數據資料。 IBM軟體定義基礎架構事業群副總裁Bernie Spang指出:「各行各業無不尋求以更快速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儲存、管理及取得攸關重要業務流程和可產出洞察分析的數據資料。IBM 透過Spectrum Storage產品組合建立基礎架構,讓合作夥伴得以提供先進和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進而滿足客戶多樣的需求。」 IBM Spectrum Scale是經過驗證、可擴充及高效能的檔案與物件管理解決方案,提供簡化的資料管理和整合式資訊生命週期工具,能夠管理PB 級資料與數十億個檔案,以因應為了處理不斷增長的數據資料而持續增加的成本。 希捷運用其在硬碟和儲存系統架構的專業能力,確保各領域組織在取得高效能和生產力的同時,透過減少資料中心使用面積、電量、冷卻和管理成本,來降低HPC儲存系統的總持有成本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ClusterStor系統只需占用更小的空間即可發揮優異效能,讓企業得以最佳化系統運作時間,並妥善控管HPC的排程和成本,達成高效率的目標。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Seagate 廠商網址:www.seagate.com 廠商電話:0800666910 / 0026564852612
-
創新火力片刻未歇 AMD發布Radeon R9 Fury GPU
AMD(NASDAQ:AMD)上個月發布新一代Radeon™ R9與R7 300系列產品,除了掀開PC遊戲新世代革命外,其AMD Radeon R9 Fury X更是一款專為狂熱遊戲玩家打造、最頂尖最創新的GPU產品,採高頻寬記憶體(HBM)的革命性全新堆疊式組態,讓此先前代號為「Fiji」的繪圖晶片,象徵著GPU設計的典範轉移,甫推出以來不僅佳評如潮,市場需求亦日益強勁。 AMD乘勝追擊,近日更將推出另一重量級巨作 — AMD Radeon R9 Fury GPU,採用空冷散熱的Radeon R9 Fury GPU即將問世,透過特定的AIB夥伴供應銷售,其中包括華碩 ASUS Strix Radeon™ R9 Fury,及藍寶Sapphire Tri-X Radeon™ Rx9 Fury顯示卡等。 AMD Radeon R9 Fury X與Radeon R9 Fury GPU沿用許多類似的特色與功能,包括革命性的高頻寬記憶體(HBM),專為提供極致頻寬與效能設計,呈現出令人驚艷的「真實」4K與虛擬實境遊戲體驗。 AMD與業界夥伴聯手研發此技術,堪稱為一項工程奇蹟,每瓦頻寬超過GDDR5的3倍以上,再加上4096位元的記憶體介面,在功率與效率方面取得許多嶄新的進展,為現今市面上最創新的「全方位解決方案」GPU產品。Radeon R9 Fury GPU提供比GDDR5高出60%的記憶體頻寬,造就極致效能與頂尖技術,帶動GPU設計的顛覆性創新,達成高畫面更新率與流暢的遊戲運行效果。 AMD Radeon™ R9 Fury GPU強化AMD新一代Radeon R9 系列產品陣容,不僅支援現今的高解析遊戲,還能運行未來的DirectX® 12遊戲: AMD Radeon R9 Fury GPU和AMD Radeon™ R9 300系列的其他成員一樣,採AMD GCN次世代核心架構,能整合繪圖處理與運算作業,以達到更高的資源使用率,進而提升效能與效率,可在開啟高解析度與各項最高階設定環境下,執行各款最新遊戲時獲得更高的畫面更新率。事實上,AMD Radeon™ R9 Fury GPU支援高解析度渲染技術(Virtual Super Resolution;VSR),可用更高的解析度,重新呈現遊戲場景(最高達4K解析度),之後再針對HD螢幕進行動態調整,呈現更高的品質與細膩度。 此外,專為超高臨場感的虛擬實境遊戲量身打造的AMD Radeon R9 Fury GPU,可呈現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影像,伴隨高畫面更新率與低延遲性,並透過AMD LiquidVR™技術帶來更順暢更舒適的虛擬實境體驗。 然而,這些僅是開胃菜而已,AMD Radeon R9 Fury GPU還有更多值得你發掘!不論想在虛擬世界感受不一樣的實境,或是已準備投入次世代DirectX® 12遊戲,甚至是玩你最喜愛遊戲時,於4K解析度之下開啟各項超高階設定,AMD Radeon R9 Fury GPU已準備好十足火力,震撼你的感官世界。 #廠商資訊 廠商名稱: 美商超微半導體 (AMD) 廠商網址:www.amd.com 廠商電話:02-2655-8885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AMD推出全球首款業界領先的32GB記憶體伺服器GPU 瞄準高效能運算
- AMD推出全新Catalyst 15.7驅動程式 讓AMD APU及GPU充分展現Windows®10直覺化體驗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